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心得


    整個電影給人的感覺,是清晰、深刻、矛盾、與感慨。

 故事的主角比利,是普通家庭中的普通人,他不懂國家大事,也不對上戰場殺人感興趣,他加入軍隊只是因為一次偶然的事件是為他姐姐出氣的後果。從家庭的相處看來,整個家確實只有姐姐比較關心比利,比利也從不後悔為了姐姐而加入軍隊這件事。

 因為一個在戰爭中英勇救人的行為被錄了下來,透過媒體的渲,比利以及他們的部隊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回國這段時間,在這樣的知名度下他們被安排去美式足球的比賽做訪問,做中場的表演。想不到,在這樣不到半天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對記者們而言,班只是話題對場控而言,B班是中場表演時站在台上的舞群之一對觀眾而言,B班是好奇的對象,短暫的名人對舞台架設工人而言B班是態度不好,礙手礙腳的一群渾蛋僅管每個人見到B班都稱讚他們是英雄,事實是沒有人懂他們,也沒人能懂。

 最諷刺的是球隊老闆,煞有其事的把B班請來,場面話講的可圈可點,尤其一開始對記者介紹B班的時候,那句「在看到班的實況戰鬥之前,我從未如此驕傲自己是美國人」,幾乎讓人要相信他了,相信他愛國相信他懂戰爭是什麼,相信他了解這群人的價值。但最後,數字還是最真實的語言,B班的故事對他而言5500美元,他說,「既然沒有人提出其它的offer,我想對你們而言,有什麼總比什麼都沒有好」,多麼切實的商業觀點。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圖片搜尋結果
 終於比利學到這個事實:在戰場,敵人尊敬你,同袍照顧你,長官需要你,而在國內,比利以及B班對國人的價值,在一個半場表演與跟老闆討價還價中表現的再明顯也不過了。但我們能責怪人民的對B班的態度嗎?畢竟,在太平盛世中吃熱狗看球賽的人們,能對戰爭有什麼感覺呢?

 比利不愛戰場,沒有人愛打仗,他一度為了愛情想留下,不想再回伊拉克,但是在發現她喜歡的是在伊拉克為國戰鬥的自己之後,愛情也不再是留下的理由了。


 比利姐姐為了他的安全,希望他留下,但是對比利而言,國內並不真實,脫下軍裝對這個社會來說,就只是個低微而不值一提的人也許就只能當個的服務生,連家糊口都是個問題回戰場,回部隊,是眼前唯一讓自己認同自己價值的路,比利希望姐姐了解他,並以他為榮。姐弟的親情,是同袍情誼以外另一份真實的情感。


 最後,誠如電影台詞,life goes on戰爭還是要打,至於為什麼要打,沒有人知道,對這部電影裡的角色來說,似乎也只是個次要的問題。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七月與安生 - 電影心得

 
 
    在電影一開始,我看見七月與安生變成那麼好的朋友,又一起快樂地過了好幾年,我就猜到他們的將來很可能會為了某些事情而決裂。再往下看,當家明這個人物出現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人將會是他們決裂原因。剩下的時間,就是看著這些事怎麼發生了。雖然是老梗,但還不錯的一點是,這部電影將七月與安生的心境轉變以及人生交錯,演繹的細膩到位,兩位演員拿到最佳女主角也是實至名歸。

 七月與安生,是互補的兩個人。七月安靜乖巧,循規蹈矩,安生活潑外放,沒有框架;七月有完整溫馨的家庭,安生可以算是沒有親人;對於七月,安生像是平淡生活中的燦爛煙火,藍天中的一抹彩虹,餐桌上的酸甜苦辣,一年的春夏秋冬。而對於安生,因為七月的沉靜安穩,安生的一切才顯得特別絢麗。

 但危機在很早就有了跡象,安生比七月更容易討人喜歡。七月的父母喜歡安生似乎多過喜歡自己的女兒,還好,安生與七月的友情夠堅固,這點小事不構成大問題,七月心裡只是有點小吃味,安生也不至於因此有太大愧疚。

 兩個人形影不離的過了好幾年,是彼此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接著,家明出現了,安生知道七月喜歡家明,私下去找家明,告訴他"有人喜歡你,你最好乖一點"。安生這個舉動是出於好奇,或是出於好意,但她沒想到的是她這麼一出現,卻奪走了家明的感情線。七月對家明直接告白,家明也接受了,但這份接受不是全心的。接下來,三人行的生活,家明雖然是牽著七月的手,眼神卻一直投向安生。安生不停躲開家明的視線,但心裡依然被牽引著。

 終於,在山上的小廟,安生跨了不明顯的一步,家明卻跨出了超越紅線的一步。安生絕不會傷害七月,為了七月,她只能離開,而她又不能否定自己的感情,於是收下了家明的玉墜,很不幸的,這一切都看在七月的眼裡。七月不捨得安生離開,但又想維護自己的愛情,因此也無法伸出手拉住安生讓她留下來。

 安生走後,七月與家明的愛情在表面的和平中前進,七月與安生的友情則是透過信件來維持。安生每封信的最後都問候家明,是單純禮貌或是有別的意思,不得而知,雖然七月似乎沒有把信給家明看過,但這件事依然讓七月的心中留有陰影。安生幾乎是以放棄自己的人生的方式來成全七月與家明,她一個人帶著背包就去世界闖盪,除了累積人生經驗,其它一無所獲,她從來沒有一個確定的明天,沒有朋友,一個人過著漂流的生活。另一方面,七月與家明的人生四平八穩,學業順利,求職也順利,親友也祝福,接著就等著按照計畫去結婚生子。

 七月喜歡這樣的人生,但家明卻不是,他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也許他只是想暫時逃離七月,當七月的愛情與期望變成了壓力,他或許只是想出去透透氣再回來。家明離開後,安生終於能夠回來和七月相聚,但是兩個人都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兩個人了,七月有不錯的工作,有經濟能力,但安生什麼也沒有。彼此的生活方式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出去一起吃飯與住宿,因為金錢與觀念差距,衝突在所難免,再加上家明的舊帳,終於導出了他們人生的第一次決裂。
「七月與安生」的圖片搜尋結果
 接下來,安生與家明,家明與七月,七月與安生,又經歷了幾次交錯。安生始終暗愛著家明,家明始終不能完全的愛七月,七月則始終給兩邊完整的愛。終於,七月等到家明的求婚,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婚禮,心願眼看著就要達成了。然而,在這最後關頭,七月也終於明白了,她不想在表面的和平下過完人生,也不想家明只是為了給她個交代而簽上一生,七月為了避免兩個人互相毀滅,於是決定只毀滅自己。

 為了不牽累家明,七月即使有了家明的小孩,也選擇自己面對,這落單的心,何去何從?此時也只有安生,能全心擁抱她與了解她(安生了解七月,一直都比家明了解得多)。後來七月走了,帶著所有的遺憾離開這個世界,而安生也失去了這人生中唯一知心的朋友。安生還能夠為七月做的事,除了照顧七月的小孩,另一件事,就是透過寫小說,用這種方式讓七月的人生故事延續下去,用這種方式讓七月得到自由,解放,與多采多姿的人生。
「七月與安生」的圖片搜尋結果
    家明真的以為七月去流浪了嗎?無法肯定,但如果是這樣,那代表家明真的始終不懂七月,七月怎麼可能拋下小孩自己離開?最後,命運還是把安生跟家明連了起來,但安生到底是不是已經結婚,家明後來跟安生有沒有別的發展,已不重要,因為七月走了。故事到這裡也該劃個句點,其它的事,就留給其它的章節吧。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評論-臺灣沒有資格辦高中免試入學

簡介:

升高中免試入學制度之詭異與失敗,眾所周知,到目前為止,已經引來相當多的批評。但是,大部分文章所批評的是制度最末端的病徵,並沒有切入問題的核心。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是問題的根本:「到底實施高中免試入學的條件是什麼?臺灣目前具備這些條件了嗎?」筆者認為教改20年的混亂,就是因為我們在還沒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之前,就貿然推動改革,以至於20年來教育部跌跌撞撞,學生家長無所適從。這篇文章會說明,事實上臺灣沒有辦高中免試入學的條件,而且它所需要的條件我們永遠也達不到。整個教改思考方向20年來都是錯的,教育部的大腦一直在假想世界運作,只要不轉彎,我們就會永遠錯下去。

本文:

 教育部目前升高中制度的口號是「免試」與「多元」,到現在為止,已經有相當多的文章在提醒教育部事實上我們的免試是假免試升學主要還是看會考成績多元也是假多元,不過是行政文書作業變多了而己註一)。附加衍生的現象,是現在臺灣共有15種升高中的制度,對應15個分區(基北區、竹苗區、屏東區等等;全國升高中補習班的數量,從1996年的290家,到2016年已經變成了5859家(註二)。另外,國中生課後補習比例在2013年是57.1%(註三),至於2016雖然沒有數據但筆者認為應該接近7成。國中生每天在外讀書時間,相對於20年前,平均被延長了2~3小時。甚至有補習班代為操作科學競賽,因為這是升高中的評分項目之一。

 數不盡的不合理現象,不在這裡多作批評。既然教改的中心思想免試,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討論一個核心問題:「到底實施免試入學的條件是什麼,臺灣目前具備這些條件了嗎?」筆者認為這一切的混亂,就是因為我們在還沒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之前,就貿然推動改革,以至於20年來教育部跌跌撞撞,學生家長無所適從,普羅大眾罵聲不斷,補教業者則坐收其利。

 筆者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從下面這張圖談起:



這是很簡單的心理。升學關係到將來的就業,當然會是所有普通高中的學生與家長最在意的事,而最能說明學校品質的指標,就是大學前五志願的升學率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由上圖可以了解只要學校之間存在不可接受的前五志願升學率差距至於可接受的差距是多少,沒人知道),就不會沒有明星學校,明星學校必定會超額也就不可能沒有考試因此,我們如果有免試入學,它永遠都會是假的。

 讀者也許會認為這說法太偏重在「智育」上,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會透過音樂、體育、美術、舞蹈等等特別才能作為評分項目來升學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學生還是就讀普通高中的普通班。而且對於這些有特別才能的學生來說,也不是每間高中都一樣好,他們一樣在乎將來的發展因此上述心理分析依然有效,只要將「升學率」換成他們在意的指標就好。

 教育部卻忽略這個事實,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硬要推行免試入學。為了達到它目的,一方面推行學區制,逐年升高免試入學比例(預期在108學年度應達到85%),另一方面推行高中優質化補助方案,以走向真正的「均優教育」。教育部的思考方式,是用行政手段強迫學生就近入學,再用補助方案讓學校變得一樣好理論上這雙管其下就可以達成無壓力的免試入學

 但實際上,學區制對家長而言,會導致家長需要提前到卡位,將戶遷到好的學區裡在升國中小的階段,家長就已經是這樣做了,高中推行學區制只是把這個現象展延到高中去而己),因此,好的學區永遠會超額,我們永遠都會需要超額比序無論是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兩條路都需要透過競爭才能獲勝升學競賽只會更激烈,而且更「多元」

 至於高中優質化補助方案,它的運作方式是由各個高中自行提出計畫書,說明怎麼讓自己變成優質高中,教育部審核之後,撥經費下去,學校到一定時間再提成果報告。95學年度以試辦方式補助了11所高中,每校新臺幣500萬元,從實施至今,全國曾受輔助之學校已達302學校,總金額雖不得而知但估計是上億元實際上到底學校做了什麼,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看看高雄市鳳山高中提的計畫:

我們再來看看它相對應的檢核報告:

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看「數理創意教學暨綠能環保計畫」的目標與執行方式,你會發現整個計畫只是一個填表格的作文而己沒什麼實質內容。如上圖所示它相對應的檢核報告也是一樣的空洞實際上,經費最後還是用來作開會、買器材、辦營隊、買便當、發講師鐘點費這類的用途這些都不是長遠實質改造教學與課程品質的規畫,因此,這種計畫對鳳山高中水準提升的效益是很低的。

 鳳山高中不會是個案如果我們去檢視全部學校,我相信大部分的學校都會是類似的結果。我們不該責怪這些學校,他們本來就沒有這個能力讓自己變成優質高中,這是教育部該做的事。而教育部卻沒有一個整體的計畫它把球丟回去給高中,自己只負責給錢開了這個高中優質化補助方案,實際上它只是成為各個高中申請經費來辦活動買東西的名目而己,它或許填補了學生假日的空虛,但長遠而言,教育部這種做法是不可能讓每個高中同等「優質化」的。

 但對高中而言,卻不得不去申請計畫否則就不能在自己學校門口貼上「教育部認證優質高中」的布條畢竟每間學校都想宣稱自己是優質的。但事實上,就算學校貼布條,筆者也懷疑相信的人會有多少?

 回到問題的核心,到底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每間高中變得一樣好,有可接受的升學率差距呢?筆者認為這是不可能做到的要談改革就要先認清這個現實,一直以來,我們都無法讓每間國小、每間國中,都變成一樣好。同樣的我們也不可能讓每間高中都變得一樣好實際上,僅僅只是想要求所有高中數學教師「均優」,就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是整間學校。筆者在這裡要呼教育部以及所有教改人士認清這個事實,不要再浪費時間往這個方向努力了。不顧現實硬是要把高中弄成學區制免試入學,最終只會造成學生搶學區,比考試搶進私立學校而己。

 我們要認清人性的本質,事實上,家長、學生、教師都有程度與性之分,大致上都是常態分佈。好老師會選擇好學校家長想進好學區,學生想找好老師以及好同學,是本來就會發生的自然現象,如果我們用行政手段強制干擾它的話,只會讓制度更混亂,私立學校愈熱門,學生與家長的壓力愈大。尤其在高中,已經進入類組分流以及升大學的關鍵時期,更不可能有「隨便讀一間都可以」的心理。
筆者認為教育部該做的事,是以下這幾點:
1.      在硬體資源上盡可能做到公平:讓每個學生在這個競爭中,能有享有相同的硬體資源(圖書、網路、投影機等等)
2.      設法在提升教師品質以及教學內容上做實質的提升(例如:新增獎勵制度現在公立高中認真教學與隨便教學的老師拿的是相同的薪水單單這點不改進,我們永遠都不會有「均優」的教學品質)。
3.      重新審視考試內容:測驗是必要的,教育部該思考的,是怎麼將出題方式好好化與最佳化,引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有思辯與論證的訓練,有古今的概念與全球的視野
4.      設計簡單明瞭的升學分發制度筆者建議,升高中的階段80%的人透過聯考分發(大部分人需要簡單公平的競爭機會),20%的人透過推薦甄試或申請入學(少部分成績或者其它方面有優異表現者,不需要也不適合透過單一考試來分出程度),細節可以再談,但大方向這樣就可以了。

反過來說,教育部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顧現實,不管教學品質,而疲精死神地在改變課綱、調整課程順序、設計計畫表格、以及推廣這自欺欺人的假免試入學。希望主事者能夠仔細想想這些,及時做出調整,否則批評的聲浪再多,也永遠不會是最後一波。

註二:資料來源http://bsb.edu.tw/afterschool/register/statistic_city_j.jsp,設定查詢起始時間為1982/7/26結束時間為1996/9/26以及2016/9/26只看文理類。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升高中免試入學 - 自欺欺人的多元升學辦法 - 以屏東區為例

本文同步發表於風傳媒


簡介:
 20年來的教改中心思想是"免試""多元"這篇文章以屏東區的超額比序辦法為例,簡要說明目前升高中的辦法是怎麼樣在自欺欺人,實際上我們既沒有免試,也沒有多元,20年來我們的教改幾乎都是在浪費時間。

正文:
  20年前,國中升高中的辦法是聯考,考國文英文數學自然以及社會,只考一次,每一科總分不同,五科分數相加即為總分,學生考完試之後填志願,繳交志願卡等電腦排出結果後,就決定了誰要去讀哪間高中。這樣的做法有它的缺點就是大家很熟悉的一試定終生填鴨式教育於是我們開始了教改。20年過去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升學系統被改成什麼樣子。
 20年來的教改中心思想是"免試""多元"實際辦法各地區大同小異這裡以屏東區為例,我們先來看看所謂免試指的是什麼,請參考下圖:

意思是說,對一所高中來說,如果報名人數不超過招生人數,則國中所有學科術科能力評比皆沒有意義,因為全部學生都會被錄取這就是所謂的"免試"。另一方面,如果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就叫做"超額"這時候怎麼決定誰能讀屏中,誰不能讀屏中?針對這個問題教育部設計出所謂"超額比序"的制度,在屏東區它是這樣做的:


這張表的意思是,當要進行超額比序的時候,會先比總積分,總積分高的先錄取,總積分比完如果還是超額,就再比畢業資格,有畢業資格的人先錄取,以此類推。現在來看看屏東的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

可以看到,總分是79分,其中會考的部分佔25會考就是20年前聯考的縮影,一樣考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與20年前不同的是它現在只佔25分。為什麼只有25?因為制度設計的目標是讓考試的壓力降低,讓其它"多元"部分的比例高一些,以期待提升學生的"多元"能力。但事實上我們可以肯定的說,考試的壓力並沒有降低,學生的多元能力也並沒有提升。原因並不難理解,我們就對這積分對照表的每一點造成的現象一一說明即可。
 第一點的畢業資格,分數是這麼算的:

很簡單,只要有畢業證書就得2分,否則就是0分。也因為實在太簡單了,幾乎沒有人得不到它,所以實際上在這個項目大部人都是滿分。
 志願序有點複雜,我們稍候再提。
 第三點的均衡學習,分數的算法是:

注意如果在體育藝術人文綜合活動這三個領域,五個學期成績都及格,就得到9分。國中的及格分數是60說真的並不是很高,不難拿到,而且這些領域相關的課,很多是沒有考試的,是由授課教師直接給分數,實際上幾乎沒有教師會將學生評定為不及格因為這樣做損人不利己所以這個項目大部分人也都會是滿分。
 第四點多元學習,它的分數算法如下:

所謂多元學習,實際上是指服務表現品德表現競賽表現以及體適能。表面上,它們各佔10分,不過其中競賽表現這一樣不是人人都能拿分,因為不是人人都有本事與機會去參與縣市級或國家級的比賽,所以這項目有優勢的只有少數人。但是巧妙的一點在於:多元學習的最高分是28分,而不是40(意思是如果你四項都滿分,那麼你的多元學習就得28並不會更高)。因此對一般學生來說,只要顧好其它三項就可以了,這麼一來事情就變得容易許多。實際上,服務表現大部分人都是滿分(班級幹部跟社團社長是可以分配的,特殊表現也不難創造)品德表現也是滿分(很少人會被記過,就算有記過,學校也一定有方法讓學生可以抵掉)體適能每個人也不會差多少。所以多元學習這個項目大部分人還是會拿滿分,或者只差一兩分。
 下一個項目:適性發展,它的分數算法是

這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如果學生本人想讀高中,家長同意,輔導小組也同意,那麼該學生在本項目就得到6分;如果學生本人想讀高中,家長同意,但輔導小組不同意,那麼該學生在本項目就得到4分(輔導小組那兩分被扣掉了)。這種詭異又可笑的評分方式,就是中華民國所謂性發展的實現方式也就是表格上這6分,不禁讓人覺得政府體系的智商實在低得可怕事實上在這個項目中,根本不會有人跟學生持反對意見,因為沒有人願意害學生被扣分,所以一樣每個人都會是滿分。
 經濟弱勢這一項,如圖所示:

意思是送分,低收入者送2分,中低收入者送1分。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整理一下,扣掉志願序經濟弱勢以及教育會考這三項,其它的項目大部分人得到的分數都一樣因此這幾項形同虛設,對學生教師以及整個教育系統而言,實際上只是多了文書處理的工作制度設計者的目標似乎是增加所有人的麻煩。
 經濟弱勢並不是一般學生要爭取得分的項目,志願序是所有分數出來之後才要考慮的事因此,大部人學生要比較的以及能比較的,就是會考成績。實際上,在超額比序那張說明圖裡很多學生都會需要比到最後兩項的會考成績,因為前面所有項目都是同分的。目前的會考大約考180題,但是總分只有25分,只要多錯兩題可能就會無法錄取想要的學校,尤其現在國中教的東西也變簡單了,於是全體公立國中生就要爭取這一兩題的程度差別大量花時間在把眼前有限的材料弄得熟悉再熟悉,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滿街都是升高中補習班,國中生在外讀書的時間,在我的觀察並不低於科學園區工程師的上班時間。
 現在來談志願序到底是什麼,請看下圖:

它的意思是,先預付給學生7分,如果學生順利上了前三志願的學校,那麼該學生志願序這一項就真的拿到7分,如果沒有上前三志願,則將預付給學生的7扣掉兩分,變成5分,再去看有沒有上後三志願的學校,如果有上,就拿5分,否則再扣兩分,之後再往下比,以此類推。
        這麼複雜的算法,設計的目標是要阻止學生”不自量力”去填自己可能無法錄取的學校。其實學生不自量力去填自己想要的學校,又有什麼關係?反正最後是由每個人的分數來決定,低分高填,本來就不傷害自己與別人的利益。但是想不到填志願這麼簡單的事,我們卻要用這麼複雜的算法來解決,造成很多學生怕被扣分而沒有填自己本來可以錄取的學校,然而這就是中華民國實現”適性入學”的做法之一,實在讓人無言以對。
 其實制度上的缺還有很多,舉例來說,我們幫助經濟弱勢與原住民的方法,就是送分,在屏東區經濟弱勢總分加二,原住民更誇張,有語言證明的加35%。其實我們應該要問:到底加分對提升這兩類學生的教育程度有什麼幫助?給我魚吃,不如教我釣魚這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教育部是真的不懂。另外,國文一科對0題跟對19題,出來的等級都一樣是C這點也很怪異。但這篇文章我不想把所有缺點都翻出來講,因為講也講不完,還是先談大方向比較重要。

結語:
 做個快速的總結,記得我們在開始的時候有提到,升學系統中心思想是"免試""多元"但透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免試"是假的,考試依然存在,而且變得更可怕,分數變得更需要斤斤計較,"多元"也是假的,實際上只是行政教育體系的文書作業變多了而己,我們是在自欺欺人。20年來的改革可以做到這個地步,證明人類除了進化,也能夠退化。現在的情勢下,有能力選擇的家長會選擇去辦學好的私立學校,而無法擠進私校的學生,也只能照著這個規則去補習,去爭奪那些微的分數差別。
 我認為考試與壓力並不是萬惡的多元與快樂並不是萬能的只要認清事實,所有這些問題都不難解決,只要方向對,十年內必國中教育必可改觀,期待政府不要再坐在辦公室想天馬行空的制度,多做一些讓人能稱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