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升高中免試入學制度之詭異與失敗,眾所周知,到目前為止,已經引來相當多的批評。但是,大部分文章所批評的是制度最末端的病徵,並沒有切入問題的核心。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是問題的根本:「到底實施高中免試入學的條件是什麼?臺灣目前具備這些條件了嗎?」筆者認為教改20年的混亂,就是因為我們在還沒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之前,就貿然推動改革,以至於20年來教育部跌跌撞撞,學生家長無所適從。這篇文章會說明,事實上臺灣沒有辦高中免試入學的條件,而且它所需要的條件我們永遠也達不到。整個教改思考方向20年來都是錯的,教育部的大腦一直在假想世界運作,只要不轉彎,我們就會永遠錯下去。
本文:
教育部目前升高中制度的口號是「免試」與「多元」,到現在為止,已經有相當多的文章在提醒教育部,事實上我們的免試是假免試,升學主要還是看會考成績,多元也是假多元,不過是行政文書作業變多了而己(註一)。附加衍生的現象,是現在臺灣共有15種升高中的制度,對應15個分區(基北區、竹苗區、屏東區…等等);全國升高中補習班的數量,從1996年的290家,到2016年已經變成了5859家(註二)。另外,國中生課後補習比例在2013年是57.1%(註三),至於2016年,雖然沒有數據,但筆者認為應該接近7成。國中生每天在外讀書時間,相對於20年前,平均被延長了2~3小時。甚至有補習班代為操作科學競賽,因為這是升高中的評分項目之一。
數不盡的不合理現象,不在這裡多作批評。既然教改的中心思想是免試,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討論一個核心問題:「到底實施免試入學的條件是什麼,臺灣目前具備這些條件了嗎?」筆者認為這一切的混亂,就是因為我們在還沒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之前,就貿然推動改革,以至於20年來教育部跌跌撞撞,學生家長無所適從,普羅大眾罵聲不斷,補教業者則坐收其利。
筆者對這個問題的想法,從下面這張圖談起:
這是很簡單的心理。升學關係到將來的就業,當然會是所有普通高中的學生與家長最在意的事,而最能說明學校品質的指標,就是大學前五志願的升學率,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由上圖可以了解,只要學校之間存在不可接受的前五志願升學率差距(至於可接受的差距是多少,沒人知道),就不會沒有明星學校,明星學校必定會超額,也就不可能沒有考試。因此,我們如果有免試入學,它永遠都會是假的。
讀者也許會認為這說法太偏重在「智育」上,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會透過音樂、體育、美術、舞蹈等等特別才能作為評分項目來升學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學生還是就讀普通高中的普通班。而且,對於這些有特別才能的學生來說,也不是每間高中都一樣好,他們一樣在乎將來的發展,因此,上述心理分析依然有效,只要將「升學率」換成他們在意的指標就好。
教育部卻忽略這個事實,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硬要推行免試入學。為了達到它目的,一方面推行學區制,逐年升高免試入學比例(預期在108學年度應達到85%),另一方面推行高中優質化補助方案,以走向真正的「均優教育」。教育部的思考方式,是用行政手段強迫學生就近入學,再用補助方案讓學校變得一樣好,理論上這雙管其下,就可以達成無壓力的免試入學。
但實際上,學區制對家長而言,會導致家長需要提前到卡位,將戶籍遷到好的學區裡(在升國中小的階段,家長就已經是這樣做了,高中推行學區制只是把這個現象展延到高中去而己),因此,好的學區永遠會超額,我們永遠都會需要超額比序。無論是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兩條路都需要透過競爭才能獲勝,升學競賽只會更激烈,而且更「多元」。
至於高中優質化補助方案,它的運作方式,是由各個高中自行提出計畫書,說明怎麼讓自己變成優質高中,教育部審核之後,撥經費下去,學校到一定時間再提成果報告。95學年度以試辦方式補助了11所高中,每校新臺幣500萬元,從實施至今,全國曾受輔助之學校已達302學校,總金額雖不得而知,但估計是上億元。實際上到底學校做了什麼,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看看高雄市鳳山高中提的計畫:
我們再來看看它相對應的檢核報告:
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看「數理創意教學暨綠能環保計畫」的目標與執行方式,你會發現整個計畫只是一個填表格的作文而己,沒什麼實質內容。如上圖所示,它相對應的檢核報告也是一樣的空洞。實際上,經費最後還是用來作開會、買器材、辦營隊、買便當、發講師鐘點費這類的用途,這些都不是長遠實質改造教學與課程品質的規畫,因此,這種計畫對鳳山高中水準提升的效益是很低的。
鳳山高中不會是個案,如果我們去檢視全部學校,我相信大部分的學校都會是類似的結果。我們不該責怪這些學校,他們本來就沒有這個能力讓自己變成優質高中,這是教育部該做的事。而教育部卻沒有一個整體的計畫,它把球丟回去給高中,自己只負責給錢。開了這個高中優質化補助方案,實際上,它只是成為各個高中申請經費來辦活動買東西的名目而己,它或許填補了學生假日的空虛,但長遠而言,教育部這種做法是不可能讓每個高中同等「優質化」的。
但對高中而言,卻不得不去申請計畫,否則就不能在自己學校門口貼上「教育部認證優質高中」的布條,畢竟每間學校都想宣稱自己是優質的。但事實上,就算學校貼布條,筆者也懷疑相信的人會有多少?
回到問題的核心,到底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每間高中變得一樣好,有可接受的升學率差距呢?筆者認為,這是不可能做到的。要談改革就要先認清這個現實,一直以來,我們都無法讓每間國小、每間國中,都變成一樣好。同樣的,我們也不可能讓每間高中都變得一樣好。實際上,僅僅只是想要求所有高中數學教師「均優」,就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是整間學校。筆者在這裡要呼籲教育部以及所有教改人士,認清這個事實,不要再浪費時間往這個方向努力了。不顧現實,硬是要把高中弄成學區制免試入學,最終只會造成學生搶學區,比考試,搶進私立學校而己。
我們要認清人性的本質,事實上,家長、學生、教師都有程度與屬性之分,大致上都是常態分佈。好老師會選擇好學校,家長想進好學區,學生想找好老師以及好同學,是本來就會發生的自然現象,如果我們用行政手段強制干擾它的話,只會讓制度更混亂,私立學校愈熱門,學生與家長的壓力愈大。尤其在高中,已經進入類組分流以及升大學的關鍵時期,更不可能有「隨便讀一間都可以」的心理。
筆者認為教育部該做的事,是以下這幾點:
1. 在硬體資源上盡可能做到公平:讓每個學生在這個競爭中,能有享有相同的硬體資源(圖書、網路、投影機…等等)
2. 設法在提升教師品質以及教學內容上做實質的提升(例如:新增獎勵制度,現在公立高中,認真教學與隨便教學的老師,拿的是相同的薪水,單單這點不改進,我們永遠都不會有「均優」的教學品質)。
3. 重新審視考試內容:測驗是必要的,教育部該思考的,是怎麼將出題方式好好深化與最佳化,引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有思辯與論證的訓練,有古今的概念與全球的視野。
4. 設計簡單明瞭的升學分發制度:筆者建議,升高中的階段,80%的人透過聯考分發(大部分人需要簡單公平的競爭機會),20%的人透過推薦甄試或申請入學(少部分成績或者其它方面有優異表現者,不需要也不適合透過單一考試來分出程度),細節可以再談,但大方向這樣就可以了。
反過來說,教育部最不該做的事,就是不顧現實,不管教學品質,而疲精死神地在改變課綱、調整課程順序、設計計畫表格、以及推廣這自欺欺人的假免試入學。希望主事者能夠仔細想想這些,及時做出調整,否則批評的聲浪再多,也永遠不會是最後一波。
註二:資料來源http://bsb.edu.tw/afterschool/register/statistic_city_j.jsp,設定查詢起始時間為1982/7/26,結束時間為1996/9/26以及2016/9/26,只看文理類。